top of page

H-1B加权抽签新规:四级工资中签概率差到4倍!!

“H-1B入境要缴纳10万美元”的新规刚刚掀起轩然大波,大家的担忧和讨论还没散去。没想到,USCIS 又在宣布9月24日将在《联邦公报》正式抛出一项重量级新规:H-1B 抽签不再完全随机,而是改为工资优先的加权随机制度。

ree

这意味着未来 H-1B 配额将更倾向于分配给高薪、高技能岗位,而低工资、入门级别岗位的中签概率将显著下降。DHS 甚至公开了模拟数据:同样的配额下,不同工资等级的中签概率差距最高可达 4 倍


一、新规核心内容


  新的规则设计很直观:工资越高,进入抽签池的“票”就越多。Level IV 可以放进四张,Level III 三张,Level II 两张,而 Level I 只有一张。每个受益人仍然只能中一次,不会因为多个雇主注册而叠加。


  同时,继续保留两轮抽签,先抽普通65,000名额,第二轮 20,000 个硕博豁免名额。硕士和博士虽然多了一次机会,但工资等级依旧是决定权重的核心因素。换句话说,高学历+高工资的申请人将迎来双重优势!


  雇主在注册时必须如实申报工资水平、SOC 职业代码和工作地点,并确保与后续的 LCA 与 I-129 保持一致。如果岗位涉及多个地点或职位,就必须按照最低对应工资等级来算;如果工资低于官方统计的 Level I,比如用私营调查数据,也会被统一归为 Level I。USCIS 特别强调:如果发现雇主虚报工资等级、或在请愿阶段降低工资,将可能直接拒绝或撤销申请。

ree

二、数据揭示的差距

那么,加权到底会带来多大变化?USCIS 公布的 2020–2024 五年均值模拟给出了答案。

       原先“纯随机”下的中签概率(四档同值)29.59%

       但在新的加权模式下,局面彻底改写:

  • Level I:15.29%(骤降)

  • Level II:30.58%(稍有上升)

  • Level III:45.87%(跃升)

  • Level IV:61.16%(飙升翻倍)


换句话说,入门级岗位的签证数量将大幅缩水,而高薪岗位则迎来显著增长。


三、怎么查 H-1B 工资等级?

  如果想知道自己岗位对应的工资level,可以在劳工部官网的 FLC Data Center 上查。

ree

进入网站后,点开 Wage Data 选择最新的 OEWS 工资数据,再输入所在州、县以及SOC职位代码。这个代码就是美国劳工统计局给每个职业设定的编号,比如常见的 Software Developers 是 15-1252


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岗位对应的代码,可以去劳工部的 O*NET 网站(onetonline.org) 搜索。输入职位关键词,比如 data analyst 或 mechanical engineer,系统会跳出对应的 SOC 职业代码和岗位描述。


ree

需要注意的是,最终工资等级不仅仅取决于金额,还要结合岗位职责来看:Level I 通常是新人或需要监督的职位,Level II 是合格独立工作者,Level III 属于资深可以指导别人,Level IV 则是专家级、承担复杂项目甚至管理责任。也就是说,要判断自己处在哪一级,既要看数字,也要看岗位描述。


四、谁喜谁忧

  对高薪资、资深岗位而言,这是一次重大利好。Level IV 的受益人中签率直接翻倍,Level III 也有超过五成的提升。对他们来说,关键是保证岗位描述、工资等级和工作地点的完全一致,避免因为岗位分布拉低工资等级。


Level II 的人群变化不大,虽然概率略有提升,但会面临来自 L3、L4 的挤压。是否能通过岗位职责和经验要求“升级”到更高等级,将成为关键。


  压力最大的无疑是 Level I。应届生、OPT 转正、初级岗位的申请人,中签率将从接近三成跌到一成半。这意味着很多人不得不寻求新的策略:比如通过加薪或岗位调整挤进 Level II,合理设计培训期与独立期的岗位梯度,或是依靠 STEM OPT 延期、公司内部转岗、次年再战来延续机会。


结语

  目前,H-1B 加权抽签新规还只是拟议规则(NPRM),正处在公众评论期。换句话说,最终落地前依然存在调整的空间。如果你认为加权机制需要改进,或者觉得工资划分标准还不够合理,都可以前往 Regulations.gov 搜索案卷号 USCIS-2025-0040,发表你的意见。无论你是学生、雇主还是行业专业人士,反馈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制度走向。


  从“10 万美元风波”到“工资优先抽签”,短短几天里 H-1B 已经连续放出重磅信号:未来的竞争,不再只是名额稀缺的问题,而是岗位质量和工资水平的硬碰硬。这是一场从“运气游戏”到“加权彩票”的转变.....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